查看原文
其他

刘新海:把脉中国征信业发展方向

刘新海 源点credit 2019-04-17

源点注:本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2019年4月1日,第16版。作者刘新海,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源点经作者授权,感谢刘博士赐稿。

征信机构根据服务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征信机构专业征信机构近年来,征信体系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是从监管层到行业从业者,都把征信业务的重点放在全国性征信机构,而忽视了专业性征信机构,而专业征信可能更符合中国征信机构发展的现实。 美国专业征信机构为中国征信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2018年成立的百行征信也可以认为是一个面向互联网信贷场景的专业征信机构,未来专业征信机构是中国征信体系和信用机构服务培育的方向。

01

专业征信机构是什么样子

一提到征信机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四大征信机构:益博睿、艾克飞、环联和邓白氏。事实上,除了这些知名的机构外,还存在一些特殊征信机构(或者称为专业的征信机构,Speciality Consumer Reporting Agency,SCRA,其实企业征信早期就是从一些垂直领域起步的,例如鞋业和纺织业),目前这类专业的个人征信机构大约有400-500家。近十几年,随着个人消费场景的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共享机制的更加深入应用,此类专业征信机构也发展很快。

信用风险不仅仅存在于银行信贷交易过程中,在许多“先用后买”的消费场景,“契约式”的商业交易以及重要资格和申请过程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信用风险,需要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服务。

和三大个人征信机构服务于信贷和相关机构,主要采集银行信贷类的历史信用,解决信贷风险问题不同,这些专业的征信机构服务于垂直领域的机构(用于特定的服务、特定行业的交易或者面向特定的人群),搜集和整合该垂直领域内消费者非信贷类的历史信用信息,解决该领域内的信用风险问题。

这些专业征信机构的类型较多,可以分为:雇佣(就业)筛查(背景调查)、房客和住宅筛查(背景调查)、银行账户和支票筛查、汽车和财产保险、低收入和次级债务、替代和补充信用报告、医疗记录和支付(例如美容和补牙)、公用事业、零售和博彩等。表一列出了代表性的专业征信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的垂直领域、代表机构和所采集的消费者信息。

这些专业的征信机构的基本商业理念和传统的个人征信机构是一致的:通过信息共享机制解决金融或商业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将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使其更有价值,并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获得公信力,能够获得交易双方的信息,利用消费者过去的经济行为预测和判断未来的风险,认为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符合大数据定理,即大部分的消费者的风险模式相同。这些征信机构的采集信息过程一般都经由消费者同意,但是黑名单往往无需经过同意。

截止到2015年1月份,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对其中大规模,一般年收入在700万美元之上的44家征信机构(包括三大个人征信机构和专业征信机构)纳入监管范围,对这些征信机构的三个方面进行主要监管:即数据是否正确,数据是否正确处理,出现问题时异议解决机制是否有效。

这些专业征信机构所提供的主要产品就是征信报告,有的也会提供信用评分等基本的征信产品,一般来说征信产品和服务比较基础,服务对象的范围比较窄,没有传统征信机构(CRA)的丰富。

这些专业征信机构之间以及和传统的征信机构有业务往来,也互相竞争,但是不同类型的征信机构之间的主要关系是互相补充,进行征信信息的合作与共享。此外,有一些专业征信机构本身就是传统征信衍生出来的子公司,例如益博睿和环联都有面向租房服务的专业征信子公司。有的是一个机构有不同的子公司开展不同的专业征信业务,例如Certegy公司就分别有博彩和支票审查两个不同的专业征信子公司。

02

围绕消费者场景而设

个人征信机构也称为消费者征信机构,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帮助金融机构或商业机构了解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参考消费者过往的经济行为对其在未来的金融或商业交易中的风险进行描述、分析和预测,对消费过程中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

专业的征信机构围绕着消费者场景而设,为其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不同的消费生活场景都存在信用风险,需要整合和分析消费者信息,进行风险管理。教育支出、就业、开立银行账户、申请信用卡、网上购物、租房、付手机费、付公用事业费(水/电)、购车、开车、购房及度假等消费场景中都存在着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需要专业的征信机构整合分散在各个机构的消费者信息,建立信息分享平台,提供相关的征信服务。上述的每一个消费环节都可以对应于一个专业的消费者征信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用该消费场景中消费者过去的经济行为来预测其未来的信用风险。

这些生活场景有的构成上下游关系,存在信息的相关性,例如开车和购车,开立银行账户和申请信用卡,不同的消费垂直领域的征信服务之间有信息交叉。每一个征信机构都拥有关于消费者不同的信用信息,源于不同的活动周期事件,它们之间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分享。

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推广,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会更加丰富,可能会有更多新的专业征信机构的出现。

03

传统征信机构和专业征信机构交互


▉ 专业征信机构需要整合其他征信数据

专业征信机构也是典型的数据代理商,将各种相关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制作成特定的信用报告。例如提供保险相关的信用报告时,需要整合的数据包括来自于数千家银行的信贷信用信息、传统征信报告、来自于数百家保险公司的数据构成的保险信用信息、来自数千个资产信息源的关于车辆和财产记录以及来自公共记录关于驾驶的超速和拘捕记录。这些专业征信机构之间不仅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而且和其它数据整合商之间也存在大量的信息交换和支付活动。

▉ 传统征信机构需要整合专业征信数据

随着金融交易的深入,信贷决策过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银行需要向这些专业征信机构购买数据。新兴的信贷决策工具需要整合来自于一家或多家征信机构和非征信机构的公共记录、就业薪金和稳定性信息以及公用事业/租金/手机话费的支付信息等。 

此外专业征信机构也在帮助解决普惠金融的问题,美国有20%的人没有信用评分而无法接受传统的金融服务。近期费埃哲(FICO)利用专业征信机构NCTUE的电信数据和律商联讯的公共事业数据开发新一代的信用评分FICO XD,帮助解决无传统信用评分的消费者享受金融服务,代表征信服务的新趋势。

专业的征信机构向客户出售产品和服务时,收入模式是比较灵活的,一家专业的保险征信机构向一家财产保险公司出售产品和服务时,按照不同的数据/信息模块进行收费(如身份核实、地址核实、犯罪记录、信用报告/评分、就业核实、索赔信息、债务追踪和市场信息等),同时该征信机构还要到这家财产保险公司采集和购买索赔信息和消费者信息。

为了更好地对这些专业征信机构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美国消费者数据行业协会(CDIA)特别成立了特别报告分会,成员包括开展支票验证、租住审查和雇佣审查的的机构、房地产报告分会、债务催收分会等。根据《公平信用报告法》的规定,专业征信机构也有合规性要求,但是没有传统信用报告合规性要求的严格。

▉ 专业数据公司

除了传统征信机构、特定的征信机构之外,还存在和征信相关的个人数据公司。美国有数千家数据公司,互相之间有业务往来,可以提供个人消费者各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的功能会非常强大,但信息应用过程中隐私保护和用途限制非常关键,这些数据公司的业务包括:身份核实、欺诈防范和调查、法律合规、机构风险控制措施、债务定位-消费者授权的交易、反洗钱、法律执行和获批准的调查与尽职调查。这些数据公司在应用于防范欺诈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不受监管,也不需要消费者许可。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数据公司虽然受到的监管较少,但不能使用全部的个人身份识别信息。

专业征信机构在美国个人征信框架属于第二层级,往往围绕某一消费场景而生,提供的信用信息和传统信贷信用存在相关性,和传统征信机构不存在激烈的竞争,是一种互相补充的作用,两者有着业务和附属关系上的紧密联系。这些机构近年来发展很快,部分规模比较大机构受到了类似于传统征信机构一样的监管。在未来,随着互联网时代消费场景的丰富,会有更多的专业征信机构出现。

在大数据时代,信用的相关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实现:数据分析显示,不同领域的信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电信付费偿还的信用和小微型贷款的信用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用更多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商业决策;另外一方面其它相关信息可以替代缺少或不足的直接信息,支持商业决策。

中国的消费金融发展飞速,消费者需求旺盛,市场广大,需要专业的征信机构提供基础的信息服务。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国内的很多相关机构的表现更多类似于数据公司而非征信机构。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和公共数据垄断的格局没有被打破,各种潜在有用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领域中,开展全国性的征信机构挑战巨大。相对来说,借鉴国际优秀专业征信机构的发展经验,整合行业的资源,在一些垂直领域开展相关服务是一条更加可行的道路。

2018年成立的百行征信,定位于服务于互联网信贷场景,和服务于传统信贷机构的央行征信系统形成市场互补,可以认为是一个专业征信机构。

未来国内征信市场发展和信用机构培育,专业征信机构应该是重要的方向。

相关阅读


社会信用新手指南(3)·天外飞仙

刘新海:中国征信和百行征信的未来

刘新海:百行征信与中国征信的未来

刘新海:美国人眼中的社会信用体系


近期推荐


人事 | 邓白氏新官上任

一季度外媒信用舆情观察

专家解读 | 2022年之前,商务信用怎么搞?

国家发改委:以信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示2019年课题申报拟入围名单

重磅:《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办法》实施 编造虚假数据为严重失信

独家翻译 | 走进黑镜: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背后的真相(附独家评论)



☞ 记录信用中国 

点击阅读源点3年☝推文总目录

公益 | 有益 | 有趣

欢迎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与8500名读者分享见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